ENGLISH  繁体中文
 
 
首页新闻活动新 闻  
今年上博将推20个特别展览

多维度呈现世界文明艺术成就 探讨中华文明文化传承 今年上博将推20个特别展览


  2024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博物馆在人民广场馆举办“众神的派对——古埃及文明大展迎新奇妙夜”,接待观众达1.51万人次,创下人民广场馆单日接待量纪录。今年,上博还有哪些新展览、新玩法,谁能接续埃及展的热度?

  记者从1月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上海博物馆将在人民广场馆和东馆举办12个新展,在境外举办2个新展,以及延续展出的6个展览,共将呈现20个特别展览。这些展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多维度呈现世界文明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探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使出‘洪荒之力’打造内容丰富、多元的产品,努力回馈观众的热情。”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

  两大系列重磅上新

  20个特别展览,数量与去年齐平,在体量和看点上也有不少引人期待的重磅之作。比如1月22日至4月21日亮相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呈现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马蒂斯、毕加索、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跨越时代的三十余位艺术大家的作品,串联起印象派对于其后野兽派、立体主义乃至当代艺术的深远意义。

  作为“对话世界”系列的第五个大展,该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主策,将成为日本印象派艺术收藏重地POLA美术馆在海外最大规模、最高级别的展览,亦是上海博物馆首次全景式呈现印象派艺术的开端、发展、兴盛以及对后世艺术持久影响的展览。“熟悉我们的观众都知道,凡是纳入‘对话世界’系列的都是大展,我们对印象派做全景式展现,就像开一个大的艺术派对,相信它会是一场视觉盛宴。”褚晓波说。

  另一个重要展览系列,“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今年也将上新,“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6月下旬至10月初亮相上海博物馆东馆,着眼红山古国最高文明成就。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此次展览汇聚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最新考古成果,不少是第一次和公众见面,将系统揭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迄今最大规模的红山文化特展。

  时尚文化也是上海的一大特色,海派旗袍更是独树一帜,从上海走向世界,发展为独立艺术与综合文化。将于2025年12月至2026年8月亮相的“摩登华影:海派旗袍与百年时尚”将是人民广场馆最重要的展览之一。褚晓波表示,展览策划早从去年开始,在展陈方式上将会做创新探索,“相信这一展览会在未来掀起国潮风尚,希望它能在埃及展结束后成为新的热门话题。”

  上博影响力越来越大

  据悉,2024年,上海博物馆全年共计接待观众657.86万人次,这一接待数字在全球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在昨天的发布会之前,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热心网友积极“剧透”和讨论上博新展信息。上海博物馆日渐出圈的影响力,也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带来更大可能性。将于2025年6月至11月在上博东馆呈现的“熠熠华章: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将展示近300件固原出土的西周至隋唐文物精品。“固原的地方领导和博物馆同行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他们大方地说,只要上博看中什么,都拿过来。相信展览举办后,很多观众会想去固原游玩。”褚晓波说。

  除了引进各地文化、各国文明,上博每年都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今年2月28日到9月28日将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亮相的“镕古铸新:宋元明清铜器展”由上海博物馆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汇集国内外重要机构藏品共200余件。展览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闭幕后,还将移师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以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国题材展览,都是向国内博物馆借展,以合作举办的方式推出展览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两个馆之间的友好文化交流。”褚晓波说。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今年上海博物馆将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化实施大博物馆计划,放大文博热溢出的带动效应,努力建设成为促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平台。


记者 钟菡


来源:解放日报



没有了  上博新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历史回顾  ·  服务中心
 
©  维多利亚1887 版权所有